拍卖信息: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9年春季拍卖会
作者 : 陈寅恪
作者生卒 : (1890-1969)
质地 : 水墨纸本
形式 : 镜心
尺寸 : 29×20 cm. 11 3/8×7 7/8 in. 约0.5平尺
: 释 文:雍正间钞本《敦煌县志》。古迹。雷音寺,即千佛洞,在城南四十里,不知建自何时。有断碑云:唐年重修,疏岩凿石,佛龛层叠无算。其像有装塑者,有绘画者,以数万计。庙貌甚丽。时诸回人蹂躏,佛像屡遭毁坏,龛亦为沙所掩。而画壁丹青尚有存焉。今道人等爬梳,略见眉目。四月八日,户民为浴佛之会,香火称盛。
说 明:此作为极其罕见的陈寅恪研究敦煌学笔记。背面为傅斯年致陈寅恪的油印公函,系《史语所集刊》向陈寅恪约稿之事。1930年,陈寅恪先生在给陈垣《敦煌劫余录》所作的序中提出:“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从而使刚刚产生不久的这个崭新学科有了自己的名字,而陈寅恪先生也与敦煌学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在敦煌学的草创时期,熟练运用敦煌发现的新材料研究了许多新问题,包括对隋唐政治史、佛教史、文学史和中外关系史等诸多方面的重大问题,发前人未发之覆,成为其时学术潮流的引领者。对敦煌学资料的抢救、整理、敦煌学的确立及发展等各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使敦煌学终于成为二十世纪的“显学”。在研究方法上,突出运用了建立在传统考据学基础之上的比较语言学方法,使隐藏在语言文字之下的重大文化问题得以昭示,从而把对敦煌学的研究推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在他的眼中,敦煌学就是完整意义上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学,而研究敦煌学对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也是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迁的影响,西方科学观念的浓烈熏陶,成就了他东西合璧的敦煌学观。
拍卖场次 : 启蒙百年——五四学人翰墨
lot:657
更多陈寅恪 关于敦煌学的文稿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