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 行书“南无阿弥陀佛”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嘉德四季第17期
作者 : 弘一
年代 : 庚申(1920年)作 1920年代
尺寸 : 79×20cm
创作年代 : 庚申(1920年)作
钤印 : 弘一、释演者 待无累而修行何如藉修行而脱累,且尘劳正可警悟苦空磨砻情性。子英居士鉴。庚申弘一释演音。
: 说明:附入境单。上款子英居士:陈允杰,字子英,皈依印光大师,江苏南通东社人,喜修庙造桥筑路等善事,常持观音圣号。民国十九年该乡遭匪患,每化险为夷,幸未遭难,逐在本镇普陀寺组织定课念佛同志会第六分会,每逢朔望,集会念佛及观音,得保一乡平安。弘一法师书本幅时(1920年)尚未皈依印光大师,与子英成为师兄弟是1923年以后的事了。所谓修行,是指能够不断的向内观照自己这颗心,不断检视自己对每件事从起心动念到我们的行为一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不合适的地方,发现了并去改正它,就是修行。然而有许多人会认为,只有自己无事一身轻,无牵无挂的时候才有可能、有条件去修行,也有的人会想修行是要等到自己退休以后或者没有了太多的生活压力的时候才能去做的事。这些都是对什么是修行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和知见。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话来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也就是说我们正应该从当下的每一念开始,利用身边每时每刻的遇境对缘、接人待物、生活起居(这些就是弘一师所说的尘劳)之中,去观察和修正自己这颗心,是否纯净无染。静静地观察人的一生中,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等无不是空苦和无常的本质。即使是一时觉得是好的东西也终将要变灭,人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欢乐,人们要在这生与死的洪流中被卷着走,其实很无奈。所以虚云大师说: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欢乐,终归无常。若顺若逆,总皆虚妄不实,过眼便是空花。正所谓:“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这也就是弘一大师说的“尘劳正可警悟苦空”的意思了。至于说“磨砻性情”,就是指我们如果能常常透过这些尘世间的纷繁去看这些事物的空、苦、无常的本质,就可以慢慢地放下我们对这物质世间的各种欲望和执着,在一切心念执着的苦境里,要提醒自己:空,是一切的本质。所有境界的渴慕和执着,都是昧于本质的颠倒梦想。因此,空之一念,可以使人广大,包容,可以纾解贪欲和执着,化痴热为清凉。知道心动神疲,则可以知足常乐。自然可以安下心来,静静地欣赏四季的风光了。这就是禅门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大安心状态,那种恬淡的心境、怡然的性情就自不必细说了。
拍卖场次 : 中国书画(一)

lot:172

更多弘一 行书“南无阿弥陀佛”图片:

1950年解放社出版干部必读系列《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布面精装本一册 尺寸:21.1×15.5cm. 提要:是书为新华书店发行拍卖价格

2014-12-11 0:00:00

清中期 碧玺雕葫芦万代佩拍卖价格

2013-6-6 0:00:00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