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信息: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9年春季拍卖会
质地 : 纸本
形式 : 1通3页附框
尺寸 : 28×18.2cm
版本 : 1928年写本
: 释文:不庵先生:两函都已收到。所记往来各书,一点都不错。我的六、八,六、十四号两信都不关紧要,故自己不曾留稿,乃蒙保存收入,应当感谢。我校《白集》的动机本为《传法》一碑,故五月十二日信中附呈旧作一跋,请一并附刊。又我曾说,想把《传法堂碑》写一清本,将各本异文附注在逐句之下。匆匆竟不曾作成此事,深以为歉。不知尊处有人能做此事否?如馆中有人能作此事,则以校订本附刊更为完善。先生以为如何?《白话文学史》承先生称许,多谢多谢。此一卷殊少创建,中卷或可稍胜。承示朱虚侯歌非无韵,甚感。惟鄙意此种歌似不必一定指为有韵。前人说《周颂》中诗,亦有此种说法,我总不以为定论。一首诗中岂无几个字可以指为句中韵?但恐作诗人未必如此用韵吧。世界各民族之最古诗歌皆无脚韵,印度、希腊、希伯来皆无脚韵。三百篇乃是世界有脚韵之诗之最古者,然我们也不可遽而断定中国古代没有无韵诗。《周颂》之无韵诗似犹是周民族未入中原时的古诗,不当以十五国风之韵例律之。先生以为何如?另寄一册赠与图书馆,不知收到否?适,十七,六,廿七。
著录:1、《风云际会—五四历史文化名人掠影》,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P112; 2、《最新发现的胡适致单丕佚札释读》,刊于《中华文化》2007年07期,P6-10。
提要:2006年初浙江宁波发现7通36页胡适致单不庵函,通信时间为1928年四至六月间,内容大多围绕四部丛刊本《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四“传法堂碑”的校勘展开,此件为其中之一。此函写于6月27日,信中胡适首次披露“我校白集的动机本为传法堂碑,经过你我多次校勘,已解决大部分问题”,并就中国古诗歌有脚韵而世界古诗则无脚韵等问题与单进行讨论。胡适与单不庵早年同为北京大学教授,俩人相友善,经常一起探讨学术问题。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历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长等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禅宗学、红学等领域均有所建树。单不庵(1877-1930),名丕,字不庵,以字行,浙江萧山人。承袭家学,深究宋代理学,重考据、长训诂,有大量著述传世。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讲师、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浙江省立图书馆中文部主任,中央研究院襄理院士等职。
拍卖场次 : 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
lot:2163
更多胡适致单不庵信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