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信息: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嘉德四季第45期
年代 : 明崇祯
尺寸 : 高 44.2
创作年代 : 明崇祯
: 本品侈口,束颈,肩部曲线圆滑,长直壁,平底,体量硕大,造型端正挺拔,底部露胎处可见胎质细腻洁白,紧实致密。瓶子除底部外,通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肩部和胫部有暗刻弦纹,口沿下为青花装饰倒蕉叶纹。蕉叶中茎留白,大小错落的布局都是崇祯时期典型特征。瓶腹部青花绘人物故事图,正面人物头戴梁冠,蓄长髯,身着宽袍大袖,手持笏板;身后小厮戴头巾,着短袍,手持扇;身前小厮手持伞盖,顾首回望。画面青花发色淡雅,笔意流畅,人物生动,是崇祯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本品所绘人物故事题材并不多见,情节简单,仅居中者一个主要人物,手持笏板,手势显得十分虔诚,头微上扬望天。笏板为文武朝臣面见君王时所持之物,用于记录君命或旨意,或将上奏之言记录其上,以防遗忘。《礼记·玉藻》记载“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而天子祭天时,亦手持笏板,作为礼器,有上报天庭之意。本品所绘人物衣着考究,手持笏板,昂首望天,或在行祭天之礼。
崇祯时期的瓷器风格特征显著,一般而言的几个特征是根据一件纪年为崇祯七年(1634年)的瓷器所总结的。如用一簇簇的V字形符号表示草地,在一些质量较好的器物上,为人物、马匹、树木、家具等提供支撑面。这是一个很重要而显著的特征,往往作为重要的断代依据。但这一时期的V字形地纹也大致有三种画法:其一画法为只绘V字纹,以极其细碎密集的V字纹组成地纹,V字纹下不饰渲染,此法最为耗时,需要绘制更多的V字纹,本品便是此类;其二是先渲染底色,其上再点缀V字纹,耗时少于前者,但装饰效果相近;其三只寥寥点缀几个V字纹,显得有些敷衍,一般纹饰绘制粗糙者采用此法。
本品云纹的画法也比较有特点,这一时期最常见的是括弧状云纹,根据画面要求,绘制的长度不一,主要装饰的位置分两种:其一在位于器物背面,即非主体的部分,一般绘山石、云纹漂浮其间,即表示烟云氤氲又表示山间雾瘴的感觉。其二是在画面的主体部分,一般于主体偏上的位置,绘制云纹一角,云间隐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以期增加画面的景深和装饰性。而本品选用的是团状云纹,以团曲的波浪纹为线条,勾勒一层层的云团,在线条之内浅色渲染,所呈现的云纹有一种云团的感觉,与括弧状云纹呈现出的流云和雾瘴效果不同,不仅在装饰效果上有眼前一亮的作用,还会使人觉得云团朵朵,颇具自然之趣。
衣纹的渲染技法大致有三类:其一为平涂法,以深色线条勾勒出衣物外轮廓后,内部衣纹简单勾画,其内平涂深浅不同的青花,以区分不同人物的衣着差异,本品前后小厮的衣着便采用此种渲染方式;其二为只勾勒最简单的轮廓,衣纹褶皱以渲染深重来代表,此法绘制小人物时常用;其三渲染方式类似工笔画的渲染,贴衣纹线条渲染几层,深浅不同,最适合绘制宽袍大袖,可形象的表现垂袖的层层衣褶,本品正中着宽袍大袖者的衣纹便采用此法,装饰效果极佳。
来源:英国M. A. A. Lovett夫人旧藏,继承自威廉四世家族(威廉四世在位时间为1830-1837年)
伦敦邦瀚斯2014年5月15日春季拍卖会第46号
拍卖场次 : 丹青五色——明末清初瓷器集珍(lot 4001-lot 4136)
lot:4065
更多明崇祯 青花祭天图筒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