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 江南春图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9年春季拍卖会
作者 : 文嘉
作者生卒 : 1501-1583
年代 : 万历庚辰(1580年)作
质地 : 设色纸本
形式 : 手卷
尺寸 : 引首:27.5×104 cm. 10 7/8×41 in. 约2.6平尺
画:28×119 cm. 11×46 7/8 in. 约3.0平尺
跋1)28×186 cm. 11×73 1/4 in. 约4.7平尺
跋2)28×50 cm. 11×19 5/8 in. 约1.3平尺
创作年代 : 万历庚辰(1580年)作
: 题 识 三月江南荐樱笋,鵁鶄鸂鶒回塘静。蛛丝萦空网落花,云屏母寒浸娇影。帘外沉沉春雾冷,绿萝欲覆花间井。泥金小扇障纱巾,画桥紫陌踏香尘。花开迟,水流急,江鸭对眠莎草湿。吴姬如花花不及,摘花笑映溪流碧。杨柳烟笼万家邑,柳下王孙为谁立。幽渚泥香生绿萍,闲看梁燕垒经营。右江南春词二首。万历庚辰二月望,为二怀录并补小图。文嘉。
钤 印 休承
鉴藏印 崔氏藏文和州先生书画记、守二经室珍藏金石书画之印
后 纸
1.周天球题:和倪云林先生江南春词二首。水涨桃花高石笋,鸳鸯睡暖汀沙静。绮陌花明柳色深,归帆目断天涯影。轻罗新试袭余冷,无言徒倚说芳井。含情悒悒泪满巾,是谁香蹴马蹄尘。斗草忙,催花急,细雨清明芳草湿。分日游春游不及,恐负山青与江碧。乌啼未肯归城邑,犹自依依傍花立。繁华易失如漂萍,不为酒赀多所营。辛巳(1581年)春仲,六止生周天球书于山居之息灌亭。 钤印:六止居士、周氏公瑕、江左、周天球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周天球》16、32、37、38印,第596页)
2.陈希敬题:残山剩水认吴中,茂苑文郎彩笔工。樱笋禁烟交绮节,柳绵吹雪满离宫。故家词澡名流尽,胜国繁华劫燹空。三百年来池馆废,惟余图画识春风。十年游宦滞江皋,佳丽曾经咏六朝。桃叶晴波朝拥楫,杏花明月夜吹箫。韦娘度曲肠空断,庾信哀时鬓易凋。欲向苏州寻好梦,满天梅雨正萧萧。年来鲸浪不惊飞,闻说楼船久解围。虎踞江山今战垒,燕寻王谢旧乌衣。卷中金粉看犹是,劫后烟花恐渐非。胜有嬉春诸士女,笙歌画舫恋斜晖。当湖公子风流客,为感江南昔日春。帆过虹亭潮似雪,梦回鸡塞雨如尘。瘗金秦苑悲遗迹,化玉吴宫泣美人。重翦生绡橅粉本,与君共踏艳阳辰。道光丙午(1846年)前五月,建卿先生命题。枨触旧游,率成四律,就正大雅。春甫弟陈希敬呈稿。 钤印:陈希敬印
引 首 王穉登题:江南春。庚辰闰月十日为二怀先生题。王穉登。 钤印:王穉登、王氏百谷、王(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穉登》15、17、23印,第106页)
著 录
1. 李维琨《“吴门画派”的艺术特色》,《吴门画派研究》第115页,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版。
2.《明代吴门画派研究》,李维琨著,第129页,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出 版 《中国绘画总合图录》(二),铃木敬(日本),112-113页S15-002,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2年版。
说 明
(一)《佩文斋书画谱》卷一百载:“倪云林山水,自题江南春词”,倪瓒在自画之后配以《江南春》词。画与词的双美,将江南诗情画意之景尽现眼底、铭记心中。在明代的吴门文人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从中仿佛找到了一种精神意脉,吸引着他们不断地揣摩画意,追和妙辞。这些和作者既是词人也是画家,有的作品还是一起创作的。正因他们的大力参与,呈现出一种持久的追和以及诗画集体创作热潮。
文徵明更是对“江南春”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视其为创作的母体,反复进行追摹。力图用笔墨勾勒出他“飘然于五湖三泖之间”的自在。其次子文嘉,“善书画,能鉴古之致”,诗画皆能得父亲一体。“山水疏秀似云林而有肉。虽着色山水,有幽淡之致。”也曾多次作《江南春图》。清•吴荣光《辛丑消夏记》中记载了一件文嘉应倪氏后人之求所制的副本,后有他摹写诸家的和词。另有一件《江南春》诗意图扇面,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而是件《江南春图》原为赵从衍先生旧藏。赵从衍(1912-1999),香港船王,创办华光船务,与包玉刚环球船务、董浩云东方海外并称世界三大船王。公务之余,与妻子以“华光草堂”为斋名从事艺术收藏。藏品中以瓷器、书画、玉器最为精罕。其书画藏品,更有为博物馆所不经见者。
(二)1.题引首者王穉登(1535-1612),字伯谷、百谷,本江苏江阴人,后移居吴门。文徵明之门最小的弟子,与文嘉过从甚密,并结为儿女亲家。是卷为文嘉与王穉登为“二怀先生”所作,“二怀”为何人 ,尚不可知。次年,经周天球题跋。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号幼海。长洲人。少年拜文徵明为师,书法成就很高,文徵明尝曰:“他日得吾笔者,周生也。”
2.后跋者陈希敬(1792-1853),字笠雨,号慎甫。海盐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授金坛知县,调江阴,官至直隶深州知州。研究经史,著有《退耕堂诗集》等。
成、弘年间,吴中许国用收藏了倪瓒的《江南春》诗词二首迹,内容是:
汀洲夜雨生芦笋,日出曈胧帘幕静。惊禽蹴破杏花烟,陌上东风吹髩影。远江摇曙剑光冷,辘轳水咽青苔井。落红飞燕触衣巾,沉香火微萦绿尘。
春风颠,春雨急,清泪泓泓江竹湿。落花辞枝悔何及,丝桐哀鸣乱朱碧。嗟我胡为去乡邑,相如家徒四壁立。柳花入水化绿萍,风波浩荡心怔营。
前首描述了江南雨后的日出景象:晨曦朦胧,鸟鸣与风波扯开了寂静的气氛,远处那口古井有人打水……如此美妙的故土,为什么要离乡背井?后首感慨这种失落的惆怅,意境萧散冲淡,沉浸着一派无奈与伤感之情。
因为作者的声望,二首小诗在吴中文人中间,引起争相唱和的热潮。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知名之士50多人相继命笔,后编辑成集,于嘉靖十八年(1539),由袁袠作序付梓。从传世的墨迹和著录看,最初的唱和不会迟于弘治二年(1489)。各家的和章频繁不断,有一人再三再四附吟的。其中如“故苑长洲改新邑,阿嫱一倾国何立。茫茫往迹流蓬萍,翔鸟走兔空营营”(沈周)、“象床凝寒照蓝笋,碧幌兰温瑶鸭静……青华一失不再及,飞丝萦空眼光碧。”(文徵明)……对诗作唱和引起的连锁反应,是许多画家即以此为题作画,…… 传世作品除上述文徵明的两件和居节的一件之外,尚有文徵明三件仿倪笔意的《江南春图》(一藏故宫博物院,一藏南京博物院,一藏上海博物馆,均署“嘉靖甲辰年年款”),钱穀、文嘉和陆治各一件《江南春》诗意图扇面(前二件藏上海博物馆,后一件藏故宫博物院),香港赵(从衍)氏基金会还藏有一件文嘉的《江南春》。
元末以来,倪瓒以高隐之声名及其别具一格的画风为世人所注目。尤其在他活动过的江南地区,是否收藏倪瓒书画一时被当作衡量雅俗的标准。文人画家竟相临仿倪瓒古淡清疏的渴笔水墨画,吴门画家自不例外。……传世的许多仿倪山水,包括前述文徵明的三幅《江南春图》都是很好的例证。用“依仁游艺”、人品兼艺品的儒家价值观来看,倪的疏财高隐慎独兼济的典范;而他的笔法,又与隐逸文人的孤傲高洁、萧疏远俗的趣味相投。
——节选李维琨《“吴门画派”的艺术特色》一文
文 嘉
江南春图
◎ 按 语
文徵明的三个儿子皆继父业,能画擅书。文嘉为人忠厚,画亦如之。他在传承家法之外,独嗜云林,能得其幽淡趣味,在文门弟子中是画格极高的一个。此图画的就是倪云林《江南春》词意。写苏州城外太湖景色,岸柳初绿,长堤卧波,远山如睡,水天一碧,士人游憇于虹桥画舫之上。画法简淡,仅用渴笔勾勒,略作皴擦,便设以淡淡赭绿,有春光淡荡,山色空蒙之感,情味闲雅而幽静,读之令人意远。万历庚辰,文嘉八十岁,已是其极晚作了。卷后有同时周天球行书和倪云林词,书风朴厚,在王雅宜之外别具生拙趣味。前则有王穉登隶书大字引首,众美毕集,且又保存完美,的是鉴藏佳品。“江南春”作为绘画的题材可远溯至唐代的顾况、宋代的惠崇。元代倪瓒(1301-1374),作《江南春》词,吴中人士和之者极多,吴门画家以此为题写入画卷,一时成为风尚。台北故宫藏文徵明《江南春》轴,成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春二月(1547)78岁时,是文徵明工笔中最精之品。画中的图像,平远湖山,绿树高耸,高士乘舟横过,远处临水人家,一派江南太湖景色,上行草书《追和云林先生词二首》。此外,文徵明《江南春》图尚有庚寅(1530)、壬辰(1532)、癸巳(1533)、甲辰(1544)、丙辰(1556)数本传世。台北故宫还藏有居节(约1524-约1585)辛卯(1531)年作《江南春》。画绿波青嶂,碧草繁花,层迭丘壑,罕见人迹。画上自题《江南春诗》一首。本幅文嘉《江南春》图卷所题《追和元云林倪征君江南春词》同诗作品尚有一扇面现存上海博物馆,一手卷藏沈阳故宫博物院。
这种“江南春”诗意,有学者将其视为士人优游于"理想国"的山水画创作“模式”,就如同以“桃花源”“花溪渔隐”等为主题的山水“模式”一样。基本构图不外平湖远山、绿树覆舟、高士放艇,描写出士人相忘于江湖,优游于湖山烟树之间的生存态度与清寂和穆的乡间生活情境。
拍卖场次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lot:471

更多文嘉 江南春图图片:

清晚期 蓝釉加金双鱼小洗拍卖价格

2003-8-10 0:00:00

区票实寄封2件拍卖价格

2019-5-12 0:00:00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